为大力弘扬英雄主义、爱国主义优良传统,国家大剧院拟在202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推出原创民族歌剧《红高粱》。该剧题材选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长篇小说《红高粱家族》,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山东高密乡为背景,讲述了村民戴凤莲、余占鳌等人的传奇故事,展现了旧社会的人性挣扎,以及普通民众在民族危亡时刻的觉醒与抗争。小说问世以来,曾被改编成为电影、电视剧、舞剧、话剧、京剧等多种艺术形式,深受大众喜爱。
国家大剧院集结“黄金阵容”主创团队,将这部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首次搬上歌剧舞台。原著作者莫言亲笔改写歌剧剧本,凝练刻画动人的歌剧人物形象。著名作曲家郭文景,在创作中充分把握地域性、民族性,与大歌剧创作技法相结合,力求打造中国风格、中国审美、中国气派的现代民族歌剧新样本。此外,本剧将由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执棒,导演王筱頔执导,并与舞美设计季乔、服装设计陈同勋、灯光设计邢辛、多媒体设计胡天骥等主创携手,讲述高粱地里的动人故事,谱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。

曲:郭文景
剧:莫
创作背景:本剧改编自莫言小说《红高粱家族》

挥:吕
演:王筱頔
舞美设计:季  乔
服装/造型设计:陈同勋
灯光设计:邢
多媒体设计:胡天骥
形体设计:张铭益
道具设计:王伟君
合唱指挥:焦

角色演员(演员组别及演出场次待定)
儿(女高音):宋元明、乌列热
余占鳌(男高音):郭子照、王冲●
刘罗汉(男中音):王鹤翔●、张扬●
仙(女高音):赵丽丽、张文沁●、郭琛
戴老三(男中音):李鳌、柴进▲
任参谋(男高音):朱贺、李廷雷▲
单扁郎(男高音或男中音):梁羽丰▲、谢昕宇
翻译官(男高音):杨广萌▲
日军官(男低音):陈亦昂
(注:●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,▲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团员)
第一场 
九儿被贪财的父亲戴老三强迫嫁给身患肺痨的单家掌柜。婚礼当天,九儿的恋人余占鳌为其抬轿。迎亲途中,九儿遭日本军曹龟尾骚扰,余占鳌挺身而出杀死日军龟尾。任参谋与游击队员此时巧遇余占鳌,缴械带走伪军的长枪。九儿虽被救下,仍被迫上轿送到单家。
 
第二场 
婚礼当晚,单扁郎有意撮合刘罗汉与儿媳凤仙二人,但刘罗汉心中深爱着九儿,没有接受凤仙。凤仙为断刘罗汉对九儿的念想,在酒中下药迷晕余占鳌,从而促成公公单扁郎与九儿顺利圆房。没能等来余占鳌营救的九儿拿起剪刀自卫,单扁郎见九儿以死相逼拼,最终放弃当晚圆房。
 
第三场 
三天后,九儿和戴老三回娘家途中,路过高粱地时被埋伏在高粱地的余占鳌截下。两人互诉衷肠后,在高粱地中私定终身。
 
第四场 
重阳节,单家酒坊酿新酒,伙计们议论九儿怀孕及余占鳌被土匪绑架的传闻。酒坊在九儿打理下蒸蒸日上。此时余占鳌突然回到酒坊,当众坦言单扁郎实因得知九儿与自己私定终身而气死并非自己所杀,并表示要留在酒坊协助九儿。
 
第五场 
刘罗汉目睹余占鳌与九儿的恩爱,决意离开。凤仙得知罗汉离开,表达爱意。此时,罗汉得知日军突袭酒坊抓捕余占鳌的消息,返回酒坊掩护余占鳌和九儿撤离。凤仙为救刘罗汉中弹,刘罗汉最终被捕。
 
第六场
刑场上,刘罗汉宁死不屈,痛斥日寇。日军强迫戴老三活剥刘罗汉的皮。懦弱的戴老三在刘罗汉的鼓励下,一刀刺死刘罗汉使其免遭折磨,而后持刀向日军官扑去,最终被日军打死。
 
第七场 
三年后,余占鳌率游击队在高粱地桥头设伏,布下“烧酒阵”准备伏击日军。任参谋传达日军动向并部署战术,激励队伍为民族尊严、为死去亲人而战。余占鳌立下决心,战后投奔八路军。
 
第八场
村庄中,九儿带领妇女们为游击队准备饭菜,余占鳌、任参谋等合力炸毁日本军车。九儿与王嫂送餐的途中发现日军从后方偷袭。为向游击队报信,九儿在高粱地中大声呼喊。眼看鬼子逼近,九儿不顾生死向日军扔出手榴弹,偷袭暴露的日军开枪将九儿杀害。